五大優勢 - 綠茵 | 回源 | 永恆 | 安心 | 保障
「綠金園」園區規劃以傳統與潮流兼具的各類型土葬福座為主,
目前全世界蔚為流行的 ECO 綠化概念作為墓園設計及經營方向,
產品兼具傳統棺墎土葬福地,及近年國人接受度與詢問度最高的
火化後個人或家族式骨灰土葬福座。
五大優勢 - 綠茵 | 回源 | 永恆 | 安心 | 保障
「綠金園」園區規劃以傳統與潮流兼具的各類型土葬福座為主,
目前全世界蔚為流行的 ECO 綠化概念作為墓園設計及經營方向,
產品兼具傳統棺墎土葬福地,及近年國人接受度與詢問度最高的
火化後個人或家族式骨灰土葬福座。
以生態環保為理念的「綠金園生命紀念園」,並非是一個全新開發的墓園,是隨著殯葬管理條例修正法案施行後而全新成立的經營團隊。對一個具有20多年歷史的墓園而言,如何重新規劃、舊瓶新裝,找到適合的規劃設計團隊,對新成立的綠金園經營團隊而言,的確是一大難題。
在一位服務金融圈朋友的介紹下,一位曾留學英國多年的建築師、同時也是「原 設計聯合事務所」的主持人-陳俊嘉,與綠金園吳尚志總經理見面認識。對從未規劃設計過墓園、也不排斥墓園設計案的陳俊嘉,以兩個國外的案例與吳總分享自己的設計觀點,並取得墓園規劃設計的共識後,雙方於2012年正式開始合作。
對設計概念的創新、原創性要求非常高的陳俊嘉而言,要針對早期已是墓園的「綠金園」做不同區域性的重新規劃設計(redesign),是比較困難與具挑戰性的,但與吳尚志總經理共同之處,就是「不要從這個領域去思考這個領域的事情」。吳總經理希望「綠金園 」是一個永續經營的綠建築,是一個生態環保園區,在整體形象上結合實際功能而非只是口號。
在規劃設計團隊全員的努力下,首先提出綠金園在「綠建築」的概念(concept),就是Reduce、Reuse、Recycle。陳俊嘉認為,「綠建築」就是要「減少人工能源、降低耗能、讓環境更健康」,要做「土壤基因的改良」,要強調設計概念(concept)而非僅僵硬僅守著設計風格(style)。
綠金園生命紀念園區的墓座設計,以生態綠化為基本架構。墓座具備新的設計,但保有傳統的喪葬倫理,所以設計的產品都以「入土為安」為主要概念。因為入土,才更要重視生態環保(ECO);要善待土地,讓家屬心安,才需要有3R的概念,讓綠金園成為一個真正的生態墓園,永續經營的綠色企業。
整體而言,綠金園的「設計概念」圍繞在三大主軸,如下:
也就是「Reduce、Reuse、Recycle」- 3R的概念。
Reduce - 減少使用有害環境物質,如草地不要噴灑化學農藥、減少燃燒金紙;將好的習俗會保留
下來,不強調金紙、銀紙在那邊燒。
Reuse - 採用可回收、防水的LED蠟燭,替代傳統蠟燭;Reuse的目的透過「簡化」的作法達到創新
的目的。
Recycle - 盡量採用環保建材、自然工法等,做為園區公共設施使用;
又如建置「雨水集中設備、
制水池」等,循環利用大自然的水資源。
相信許多有國外留學經驗的人,都常常會有一種體驗,有時走進一座建築物後,後來才發 現是一座墓園建築,但完全沒有墓園的感覺;而走進外國的墓園,就好比進入一座遠離塵囂、清 靜美麗而綠草如茵的寬敞花園。
所以,「花園」就成為綠金園一個很重要的規劃設計概念,其包含的要素有:是平靜的 peaceful、是人生舞台(life color)、是生命循環(Death – Life)、是花園空間 (Space – Garden)、有植物草坪的(Plants)等等。
而一年有四季(Season)的循環,就好比人的生命(Life)也有循環,所以,將代表一年四季花語的顏色(color),運用在澤茵花園區「四季牆」顏色的變化,好像「色票」般的呈現。
澤茵花園區的「四季牆」顏色變化的設計,運用自四季花語的顏色,代表生生不息的概念。
一年四季花語的「代表花草、色彩、精神意義」如下:
![]() |
春 - 長青花 - 粉色 花語:快樂的回憶 |
![]() |
秋 - 萱草 - 橘、黃、土地色系 花語:難忘的愛 |
![]() |
夏 - 長春藤 綠色 花語:沈靜、安詳 |
![]() |
冬 - 勿忘我草 - 藍色 花語:勿忘我 |
陳俊嘉認為,「墓園」是往生者永久居住的地方,這些往生者是你愛過的人、親人或朋友, 所以墓園應該是一個值得懷念的地方,應該是一個輕鬆的地方,甚至不該放照片,而可以更女性 或如母性溫柔一般的地方。
因此,柔美的線條設計,或更優雅溫柔的方式結合母性概念,去規劃設計綠金園的各項墓園產品、景觀設計或裝置藝術等等,而園區的每個福座就彷彿人從母親肚子孕育而生,在綠金園獲得如母親看顧小孩般的母愛照顧。在此裡,可以讓生者隨時懷念與感謝過去的的親朋好友。
• 設計特色:
效法「包浩斯主義」的精神,融合建築空間、視覺形象設計、藝術品牌與產品設計等多方面的跨界合作,成具一個全方位的藝術家與設計聯合公司。如一個建築空間案,會從不同的設計角度與觀點去看待,能挖掘不同的問題,也有 激盪不同的火花,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建築觀點:
「原 設計聯合事務所」的主持人-陳俊嘉認為,建築是藝術之首,需要雕塑、也要製圖;是感性、也是理性;建築也可以玩產品。
建築師,是詩人、工程師、也可說是藝術家。陳俊嘉非常推崇
英國設計師 Thomas Heatherwick,因為Heatherwick和他的設計團隊所從事的設計項目包括建築、藝術雕 塑、產品設計以至創意策略。如 上海世博會(Shanghai Expo 2010)的英國館(British pavilion)就是最佳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