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生命自然法則
人生旅程或長或短,我們都沒能力決定,
但其「品質」是我們可以決定的。
既然死亡是必然的事,
何不將自己的人生下一階段的住所,
事先安排好,待屆時安心地離開,完全沒有後顧之憂。
生老病死,生命自然法則
人生旅程或長或短,我們都沒能力決定,
但其「品質」是我們可以決定的。
既然死亡是必然的事,
何不將自己的人生下一階段的住所,
事先安排好,待屆時安心地離開,完全沒有後顧之憂。
在尚未流行火化之前,人類其實最多採用的是自然土葬。隨著時代演變,棺木的運用及棺墎陵墓內在與外型的設計,讓土葬有了不一樣的訴求,除了對往生者的紀念與風水庇蔭後代子孫以外,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家族興弱的現象。
往生祖先、後世子孫與土地有著緊密可關係,土地的自身能量與祖先葬後產生相互的關係會直接影響到後世子孫,因此土葬與地氣有深厚影響,選擇一塊好的墓地土葬,是絕對可以接收到地裡面的氣,影響到後代子孫。當正向循環的時候,子孫的發展越好,家族越興盛,越多人來祭拜祖先,除了孝道的展現之外,家族的興盛又呼應了福地福人居的概念。可見土葬在傳統的殯葬習俗中以及家族成員興衰有著重要的意義。
但是到近代為了簡化身後事的流程,越來越多人選擇了火化。
因此,火化後的骨灰就很自然的送進了納骨塔,用建築物高聳雄偉的外型以及極大化的容納量來提供給大眾一個身後骨灰棲身之地。
這是關係到風水的問題,土葬是好的地理它的影響是比較明顯。而靈骨塔則缺少了地氣,它只能採用方位的氣,以坐向方位來選合宜亡者的方位,當然這樣的氣比較弱。因此在堪輿學中納骨塔對於後世子孫的影響是較弱的,相對的家族的維繫也隨之薄弱。
土葬與靈骨塔之差異比較表
土葬 | 靈骨塔 | |
土地的自身能量與祖先葬後產生相互的關係, 會直接影響到後世子孫。 | 靈骨塔則缺少了地氣, 對於後世子孫的影響是較弱的。 |
|
![]() | ![]() |
|
以前土葬指得是棺木的土葬,但是現代因為土地取得種種的不便,因此許多人選擇了火化。火化後的骨灰有大部分的人則送進納骨塔中的骨龕中供奉。
但是送進塔內因為與地氣的相距實在太過於疏遠,後世子孫實在難期待往生的祖先因為風水地理的運用來庇蔭增加無形的幫助,因此,近年來有許多在兼具傳統與時代變遷過程中仍篤信風水觀念的人選擇了「骨灰土葬」,也就是「火化入土」的概念。
火化入土跟土葬一樣,與土地有著重要的關係,古諺:「入土為安,福蔭兒孫」,俗云:「入土養骨」。骨灰土葬與大地的緣比較深密,有著根土葬一樣的好處,可以藉由土地與骨灰相互磁場能量的影響庇蔭後世子孫。
而火化入塔(晉塔)是化為氣,跟大地的緣比較疏離。晉塔對於後代的庇佑與幫助會比較少,因為少了風水中最重要的土地。再加上靈骨塔骨龕塔箱的設計,動則數十層的樓層,與地氣無法相接,自然而然無助於福蔭子孫。
火化入土與火化入塔之差異比較表
火化入土 | 火化入塔 | |
火化後以棺木或骨灰罐入土埋葬 | 火化後以骨灰罐入納骨塔骨龕供奉 | |
祖先與土地、地氣關係緊密, 能較能運用風水地理庇蔭子孫 | 納骨塔與土地、地氣相距過於疏遠, 祖先很難運用風水地理庇蔭子孫 |
|
骨灰土葬與大地的緣比較深密, 有著根土葬一樣的好處, 可藉由土地與骨灰相互磁場能量的影響 庇蔭後世子孫。 | 火化入塔(晉塔)是化為氣,跟大地的緣比較疏離。 晉塔對於後代的庇佑與幫助會比較少, 因為少了風水中最重要的土地。 |
|